川瀨野天湯泉
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三段55號
02-28414567
首先為無名祈禱,希望他繼續活下去。^_^
我們辦公室趁學生月考的第一天辦了自強活動,中午聚餐選定的是到位於故宮至善路,再往陽明山平等里的方向一點的「川瀨野天湯泉會館」。聽來過的老師都說這裡的用餐環境很舒服,食物也不錯。於是我們一行人參觀完故宮之後,便分乘幾台車到了川瀨。
川瀨就在其實就在外雙溪明德樂園過去一點點而已,不難找。整個園區蠻大的,採日式建築風格,除了主要的接待會館及用餐區之外,裡面一點還有一個戶外的園子,供遊客在用餐及泡湯之餘走動欣賞。當天天氣大好,風雖然大了些,但吹面不覺寒意,整個藍天白雲與川瀨的園區相互照映。
我們一進會館的大廳,接待小姐把我們帶到二樓的日式料理餐廳「山櫻料亭」。由於我們人數多,所以坐的是包廂。服務生接著來確定我們有哪位老師不吃生魚片。我們大部分都選擇1000塊的懷石料理套餐;有些老師吃素,則是800元一套。
■ 綜合生魚片
這道綜合生魚片可真像是一幅圖畫!一個大碗公裡盛著滿滿的碎冰,有兩種生魚片(ㄟ...我們都吃不出來是什麼魚^^),每種都是三片。另外還有一排細竹枝編成的迷你籬笆在後頭、一顆黑色小鵝卵石當假山,還有黃色的蘭花當樹,另外就是一些紫菜及哇沙米。真是「吃中有畫、畫中有吃」。生魚片的鮮度還不錯,配著嗆的足以讓人頭皮發麻的哇沙米,至少可以暫時讓人解饑。
■雪場蟹生菜沙拉
在生魚片之後,我們等了好久才上第二道沙拉(肚子真的餓扁了=.=)。這道雪場蟹沙拉採用雪場蟹腳及綜合生菜,搭配和風油醋醬。這是我頭一次吃雪場蟹,覺得肉質清甜,真的是適合在秋涼季節享用的食物。生菜也都很新鮮也很脆。
■虎皮豆腐蒸
川瀨的網站上寫的的是「虎皮山藥蒸」,可是我沒吃到山藥,而是豆腐,所以救自己改成豆腐蒸了:)。這虎皮指的是「鮸魚」,據各位媽媽級的同事說,鮸魚以傳統的身價來看是排名數一數二的,直到現在也還是市價蠻貴的一種魚。鮸魚的皮很厚很粗,這也是為什麼叫「虎皮」的原因了。我的這碗分到的鮸魚是魚下巴,有肉,也有滑嫩的魚脂肪,真是過癮極了。豆腐應該不是機器做的那種嫩豆腐,是比較偏紮實的口感。
■烤牛小排
再來是烤物牛小排。一盤裡有三塊,每一塊差不多在8分熟左右。這牛小排肉汁多,肉的韌性很不錯、夠嚼勁兒!用筷子實在不方便,所以我最後乾脆用手拿起來啃了。不過我是覺得其實牛小排直接灑胡椒鹽去烤就很好吃了,川瀨的這道牛小排調味比較厚重了點。
■酥炸軟殼蟹
乍看之下還不知道送上來的是哪種內容的炸物,因為都裹著麵皮。另外比較特別的是,這些炸物是浸在奶黃醬汁裡。這奶黃醬汁嚐起來略鹹,我自己是覺得蠻清爽的口味。話不多說,趕緊吃看看那炸物究竟是什麼。一咬裡頭竟然是螃蟹的味道,帶著殼。這不就是曾經在微風廣場二樓The Balcony吃過的軟殼蟹嗎?那時就覺得軟殼蟹特別新奇美味,這一次又吃到截然不同的口味,真的很不錯哩!我自己很喜歡這一道,可是周圍的婆婆媽媽們似乎對於旁邊的奶黃醬蠻不以為然的,因為她們覺得這兩者味道不相稱。^^
■壽司
接著上來一道看起來有點與價錢不合的食物:「壽司」(網站上寫的是鮭魚飯糰...)。一盤裡面花壽司及海苔壽司各一個,體型不算小。不過吃過了之後才覺得川瀨也算是有誠意了,因為這壽司的醋飯的確香Q,裡頭的料也不馬虎就是了。
■蜆仔味增湯
最後一道是湯品「蜆仔味增湯」。我一直把那種「蜆仔」叫做蛤蠣,可是同事們說蛤蠣是大一點的,這只是「ㄌㄚˊ 仔」,就是「摸蜆仔兼洗褲」的那種。湯裡頭的蜆仔蠻多的,味增湯口味恰到好處,不會太鹹,同時帶著些許蜆仔的鮮美。還算不錯。
■水果及點心
就是一般的芭樂、哈密瓜、西瓜切片囉!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和風麻薯。我是覺得這個ending有點過於普通了。
整體而言,1000元的午間懷石料理,以這些菜色而言,我覺得有點貴了些。東西雖然看起來精雕細琢,但在味覺上總覺不夠驚喜。新都里的午間懷石也不過890元,加服務費之後也是差不多這個價錢,可是新都里的就顯的精彩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