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巴黎的時候是一大早,放好行李之後我們立刻到聖母院所在的西堤島走逛一圈。天氣好的不像話,天是純藍的,幾乎沒有什麼雲。巴黎的冬天,只要天氣好,什麼都好說。
查看了一下Let's Go 的餐飲指南,我們發現鄰近的聖路易島上有家可麗餅店,店名就叫 La Crepe en L'Isle。反正不遠,而且就在往貝蒂詠冰淇淋的路上,所以就出發吧!
在巴黎只要有地址,如果可以,配上顯示位於哪一區的郵遞區號就可以輕易找到店家,更何況聖路易島也不大。這家可麗餅店外觀是紅褐色的油漆,是間十分家常的小店。這樣讓我們更加心安,因為這更像巴黎當地人常來光顧的餐廳,而非只會賺觀光客的錢。
「Bonjour!」我們進門時,對著正在忙進忙出的老闆娘打招呼。她咕噥說了幾句,我聽大概是要我們隨便坐。選了窗邊的小桌坐下,旁邊還有小暖氣暖和著。餐廳布置是很典型的法國小餐館,簡單樸實。我們看到窗邊有個午間套餐(midi formule)的黑板,一份9.3歐元,包含一鹹一甜的可麗餅,還有一杯飲料。算起來相當實惠。同事選了「蛋與蕃茄、杏桃」的搭配,而我則是「菠菜、肉桂糖粉」的組合,兩人飯後都點了咖啡。
如果還不知道可麗餅要叫做可麗餅,就要把這個字學起來了:crêpes,可麗餅就是這個字翻譯過來的。不過法國的可麗餅跟台灣一般吃到的(例如「阿諾」可麗餅)最大的不同在於餅皮是柔軟的,上面有著許多小孔,台灣的多半表皮光滑,吃起來比較脆。不過台北當然也有賣軟皮法式可麗餅,我們在中正紀念堂對面信義路上的「歐品坊」吃過。套餐組合也是一甜一鹹一茶品,價錢便宜些。(參看「歐品坊食記」 )
關於可麗餅的由來,有此一說是有位婦人不小心把麥粥灑在火爐旁的石板上,一下就烤乾成了一片餅。婦人覺得這種餅非常好吃,於是突發奇想加了一些糖粉在裡面,就成了可麗餅。不過其實可麗餅只是通稱,如果要精確一點,歐洲人稱鹹的可麗餅(crêpes sarrasins)叫做 galette,採用蕎麥麵粉去製作,最傳統的口味就是火腿與起司,不過當然也可以是像我點的菠菜、甚至豆子或是鮪魚、雞肉之類的。不過無論如何,原料「簡單」乃是可麗餅的最高指導原則。所以台灣人還真有創意,加了一堆豐富的料進去,不知道法國人怎樣看待我們這樣子高度地發揚她們的飲食文化?
回到聖路易島上來。這家家常可麗餅店提供的可真的是蠻傳統的可麗餅口味。餅皮柔軟,口味也非常好。不管鹹的甜的,用料都十分實在。我的肉桂糖粉與同事的杏桃果醬,都為巴黎的可麗餅店出體驗寫下深刻的好印象。
飯後的濃縮咖啡也挺好的。其實之後陸續在巴黎吃喝了那麼多地方,發現只有花點錢在餐廳吃飯,餐後的咖啡才好喝。
除了午間套餐之外,店裡還有二十幾種口味的選擇,例如傳統的巧克力、水果果醬口味,也有冰淇淋、鮮奶油等等的。鹹口味的也可以像是披薩那樣有豐富的餡料。單價從 3 歐元到 7 歐元都有。
[info]
La Crêpes en L'Isle
13 rue des Deux Ponts, Ile St. Louis
01 43 26 28 68
11:30-23:00 無休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