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喬屋
北市松江路297巷7號1樓
02-25177192
11:30-14:30 / 17:00-21:30
先說同事跟我為這頓餐食下的結論:「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。」
前幾天在PTT美食板上看到有人說這家「和喬屋」的麵很不錯,在沒有多方考證的情況下,我們到了這家在松江路、靠近民權東路口有家Giodano巷內的手工日式麵店。
店內的裝潢是極為台式小吃餐廳的裝潢,不過我們其實不是很介意,因為有很多好吃的小店是很不在意裝潢的。一位中年男子,口中說著帶著異國腔調的中文,為我們送上水以及menu。同事跟我很快就決定好要點「天婦羅烏龍麵(240元)」、「微辣高菜叉燒拉麵(180元)」、「蟹肉乳酪可樂餅(160元)」、「煎蛋捲(120元)」。沒想到這位男店員說怕我們點太多了...呵~儘管我們兩位看似弱小,但好歹也經過多次全套大餐的洗禮,食量可不小。但聽他這樣一說,我們也就請他們減少麵的份量,不然吃不完還是浪費了。
不久後先上桌的是「蟹肉乳酪可樂餅」。這可樂餅外表呈焦褐色、大小約莫半個拳頭大吧?一盤三個,旁邊還切了似乎有些過多的高麗菜絲,以及一些美乃滋醬。另外還有一小碟可樂餅醬。我跟同事各自取了一個來吃看看,一夾開,心中就有不太好的預感,因為可樂餅的外皮與蟹肉乳酪餡壁壘分明。再吃一口,味覺證實了我們不安的理由。所謂蟹肉,我們可以理解它只是顏色上的裝飾:乳酪中帶著紅色小末。但這乳酪的味道,是一種不是很純正的奶味,有些人工,甚至有點腥...。我們開始想念起就在隔壁巷子「巢鴨壽司」的蟹肉以及乳酪可樂餅。
再來同事的「天婦羅烏龍麵」也來了。一大碗裡的確份量不少,店員還提到他們怕將天婦羅放在湯裡客人吃不慣,所以另外以盤子呈裝。這炸物盤裡除了一尾小炸蝦外,尚有菇、青椒、蕃薯、四季豆、竹輪片等等。我趁同事未開動就先夾了一條麵條來吃。嗯...我不是很常吃烏龍麵的人,但光吃這一條倒也分的出好不好吃了。麵太軟爛了,彈性不夠好,一咬即斷。但仍要請同事鑑定一下才好。不出所料,她也這樣認為。湯頭她個人認為普通,還是「不倒翁烏龍麵」的好。炸物方面沒什麼驚人之處,我甚至還覺得"稍嫌普通了點"。
煎蛋捲隨後上桌。這蛋捲的外表跟那天在「長壽三好庵」的一樣有著不甚吸引人的外表。老實說,前面兩道已經讓我們信心全失,看到這一道煎蛋捲,我們心裡已經很怕再度受傷了。這煎蛋捲不僅外表沒有很美,裡層也層層分明不夠緊緻。但沒想到外表居然還比味道好多了,因為一吃,在口中散出的的居然是很台式煎蛋餅味道,有點類似菜脯蛋,但只差沒有那麼濃烈的菜脯香氣。另外,除了蘿蔔泥外,所附的醬油居然是放在餐桌上那種一般小吃麵店擺在桌上的醬油...。「好想念巢鴨的壽司甜蛋喔!更何況巢鴨的一份只要90元而已...」我們心中在流淚。
我對我的拉麵已經不報希望,只要過的去就好。拉麵上桌,湯看起來濁濁的,說像味噌也不像,但更不像豚骨白湯。而且我看到一樣令我驚訝的內容物:酸菜!就是吃牛肉麵會加的酸菜!「那就是所謂的『高菜』嗎?」沒關係,也許是我自己不懂日文,所以點了這個嚇自己的一道麵點。除了酸菜以外,就是幾片叉燒、幾片筍干,一些蔥花,還有半個半熟玉子。
我先喝了一口湯,反正沒報任何希望。果不其然,這湯頭沒讓我"失望":酸菜味道整個壓過湯頭,喝起來總覺得不三不四。再吃了麵,這麵的確是手工麵的確是手工麵沒錯,但沒有特別帶著什麼勁道,也沒什麼細膩的麵香。而叉燒有些過薄了點,薄到入口即化,但居然還有一片切到邊邊沒辦法再切的叉燒肉,厚厚的一整塊,也許是老闆對我的心理補償吧?=.= 筍干有點還太酸,半熟玉子連半熟都不到,因為蛋白部分有些也沒熟。最後,儘管老闆減了份量,我還是沒吃完。沒辦法,那湯頭實在太怪了。
有可能我們今天點的四樣,都是恰巧運氣不好嗎?那會不會太誇張了點?我們鮮少碰到這樣的的情況耶... 和喬屋的服務態度真的是不錯,但是食物也要不錯才行。既然標榜是手打麵,麵類也應該是他們的專科啊...難不成是我們沒點到的蕎麥麵才是招牌嗎?人生不如意事真是十有八九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