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信到哥本哈根 I Am David 官方網站

送信到哥本哈根

對於好萊塢商業片常興趣缺缺的我,之前就聽說「送信到哥本哈根」這部片相當值得一看,但是關於這部片的討論及報導都蠻少的,所以究竟在演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。終於昨天有空去了租DVD來看。

(以下劇情簡介,不想知道的朋友請跳過喔!)這部片全英語發音,敘述二次大戰期間一名困於保加利亞勞工營的12歲小男孩David,得到營裡一位軍官的要求(或說幫忙)送一封信到丹麥,帶著半塊麵包、一把瑞士刀、一個指南針,千方百計地逃出勞工營,一路往南到了希臘海邊,之後偷渡上了往義大利的貨輪。再從義大利南部一路向北,中間碰巧搭救一名火場中的少女,而獲得一家人暫時接納。但由於David生長環境的關係,防衛心重,半夜又離開這一家。在旅途中又恰巧遇到貨輪上認識的工人,讓他搭便車去北部的米蘭。之後又遇到一位在義大利、瑞士邊境作畫的Sophie太太。這位太太敏銳的觀察力,能夠洞察David內心那種不安的感覺,便邀他回在瑞士境內的家中,慢慢地讓他卸除心房,讓他有安全感、對人的信任感。隔天在村子裡的書店,David看到一本眼熟的書,沒想到當Sophie介紹這本書的時候,David發現那本書的作者竟是他魂牽夢繫的母親。Sophie立刻帶他前往大使館,確認身份後,終於讓David回到母親身邊,在哥本哈根

在看這部片前,我還以為是一部浪漫的劇情片,沒想到是這樣刻畫心靈的一齣戲劇。David在劇中不止一次地張開雙臂或伸手做飛行的模樣,象徵他渴望自由的心靈。他眉宇之前充滿那種被迫無止盡冒險的那種哀愁,剛開始也不會笑,甚至還要撿拾地上的碎鏡子,望著自己、學習微笑。對人性充滿不信任、日日夜夜都活在那種在勞工營中被邊打、眼睜睜望著同伴被殺害的夢魘,讓他對於勞工營外面的世界一直保持戒心。Sophie曾跟他說:「保持警覺是好的,但不要拒人千里」。也正是因為他一路上受到陌生人的幫助,一直碰到這位喪子、將他視如己出的Sophie,David才真正認知到人性的希望面。

除了劇情外,我也一直為劇中義大利的風光所牽引著。廣大的向日葵平原、無垠的白雲藍天...。還有歡樂輕鬆的義大利音樂,以及悲傷滄涼的女聲也是讓這部電影引人入勝的地方。(全文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a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