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把寒假去法國及比利時的照片全部整理完畢了。其實也不算完完全全,應該僅能說把照片後製一下然後上傳。照片上理應加個註解什麼的,但實在發懶,所以還請各位看倌原諒了。

我喜歡到處走走拍拍好像不是一次兩次的旅行習慣了,儘管有不少人對於拍照旅行抱著質疑的態度,他們認為一名旅者,一旦拿出相機,就與旅行當地的一切疏遠起來,甚至帶有威脅性。旅行應該回歸旅行,必須純粹地執行旅行應有的功能,盡量用眼用心去體察各地風情,然後在腦海中強記起所有映象。

我不否認這一點,相反的我覺得這非常有道理。每當我拿出相機,開機、視天候調整白平衡曝光值、取景、慎重地按下快門...(尚不包括不滿意再來一張的情況),如此不知錯過多少稍縱即逝的美。

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,要我看到什麼動人的景象不記錄下來還真痛苦,彷彿極度飢渴時,面對美食當前卻又動不得手一樣。我的確換了旅行飢渴症,得用一幀幀記錄回憶的相片才能治癒。

發掘旅行時的物外之趣是一種樂趣,按下快門是一種樂趣,回家處理照片又是另一種樂趣。有時一張照片照的不怎麼樣,但經過軟體處理之後,卻製造出另一番風景。在我看來,不管是照相還是處理照片, 多多少少都透露出一個人看事物的角度,還有這個人的心境與個性。

有時後我會被問到諸如「妳的照片為什麼可以拍的很有感覺之類的」問題,我自己也說不準為什麼,所以乾脆都用「因為天氣好,天氣好的話拍什麼都好看」來回答。這真的是實話,因為解釋了一半以上的原因。本來嘛!傻瓜相機真的受了天氣很大的限制,陰天雨天,拍起來就是不好看,景色沒有層次感。而我這台Canon,長處是近拍,要拍人物也不是頂理想(不像DJ他們家那台Fuji的,拍她們家允嘉拍的好漂亮),所以我常笑說,我的這台相機被我訓練的只會拍食物了。

回到上面的問題。除了天氣因素外,剩下那個讓照片「很有感覺」的原因,應該就是觀察的能力了。獨自旅行的時候面對的是與當地全然的接觸,沒有旅伴的分心,也沒有行程的壓力。這種情況下,用心用眼用耳用手的機會多了很多,深度體會的能力也因此提升起來。

不過再怎麼樣,照片的呈現還是有能力及個人偏好的限制。前者只能靠多多觀摩攝影高手的作品,學習他們取景與配色的技巧。後者就純粹是個人風格的展現。以我個人來說,我偏好靜物、景色、花草的畫面,比較少以人物為主的拍攝。人物好難啊...要抓住神韻真的很不容易呢!這也是我一直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。

雜唸了那麼多,其實我也不是攝影高手,只是拿了傻瓜相機旅行拍照這些年來,總是有點心得。看著相簿裡頭幾十本的累積,按下自動播放的功能鍵,也就等同於按下旅行回憶的Replay鍵,以及我這個人的側寫投影。


艾菲爾 | 聖母院 | 萬神殿 | 杜樂麗花園 | 凡爾賽宮 | 蒙馬特區 >> 巴黎  
  

 聖馬丁運河 | 羅浮宮 | 奧賽美術館 | 羅丹美術館 | 教堂與墓園  >> 巴黎



特色地鐵 | 街景建築 | 童稚小可愛塞納河風光 | 美食大賞 >> 巴黎
 

     
布魯塞爾 | 布魯日 | 根特 >> 比利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a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